试管婴儿促排药物有哪这几种?常见7种讲解!
大家在试管婴儿期间是需要进行促排卵治疗的,主要目的是能获得更多成熟的卵细胞,并以此配出较多的能够提供移植的胚胎。如果想要促排顺利进行,关键还是离不开促排药物的顺利使用。那么,比较常见的试管婴儿促排药物有哪几种呢?下面LOV生殖就来介绍一下这7种,方便大家深入了解。
1、枸橼酸氯米芬
运用枸橼酸氯米芬(clomiphenecitrate,CC)与垂体雌激素受体融合造成雌激素作用,反馈性地诱发内源性促性腺激素的分泌,促使卵泡生长。适用于体内有一定雌激素水平者与下丘脑-垂体轴反馈机制完善的患者。使用方法于月经周期的3~5天给CC每天50~150mg(每片含50mg)口服,共5天,可并用6个周期查有无排卵或妊娠。用CC后如留意优势卵泡增大到18~20mm直径时加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(hCG)5000U肌注诱发排卵。于hCG注射后34~36小时XJ,隔天一次,或采用其他较简单的助孕技术。排卵后可加用HT酮针20~40mg/d肌注,或HT酮胶丸200mg,1天2次口服,或地屈孕酮20mg/d口服,或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(hCG)2000U,隔3天一次肌注,共12~14天进行黄体功能支持。
2、来曲唑
来曲唑(letrozole)是第三代芳香化酶抑制剂,为人工合成的苄三唑类衍生物,来曲唑通过抑制芳香化酶,使雌激素水平降低,利用负反馈作用使垂体FSH分泌增多,诱发卵泡生长发育;与此同时抑止雄激素向雌激素的转变,使得卵巢部分雄激素浓度提升。另外,雄激素水平上升促进卵泡对FSH的敏感性提高,提升PCOS患者对促排卵药物的敏感性。一般使用方法为经期第3~7天给来曲唑2.5~5mg/d。
3、促性腺激素
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由绝经后女性尿液中提炼,每支HMG含FSH及LH各75IU。生理周期第2~3天起,每日或第二天肌肉注射HMG1~2支,持续5~7天后,按照卵泡生长及血E2水平来调节剂量。每日持续测量血E2水平及YDB超动态观察卵泡生长数量和大小。当优势卵泡直径达18~20mm肌肉注射,一次注射hCG5000~10000IU诱导排卵。36~38小时进行较简单的助孕技术或hCG注射后2天自然XJ。
4、促卵泡生长激素
可开启卵泡募集和生长、选择优势化成熟,提高雌激素水平和推动子宫内膜的增殖,比较适用于下丘脑、垂体性无排卵患者。生理周期第3~5天开始,每日肌肉注射2支,监测卵泡发育,适用hCG诱导排卵。
5、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
具备LH的生物活性,一次性大剂量用药可促成卵泡成熟及排卵,同时可支持黄体功能。在优势卵泡达到成熟要求时使用,药量通常是5000~15000U,一次或分为两次肌注。
6、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或促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
仿照自然排卵周期的GnRH脉冲式释放,十肽小剂量脉冲式静注,运用水泵式自动注射器,每90min注射一次,可适用于下丘脑、垂体功能低落不排卵患者,能够避免多卵泡的产生,但是长期带上注射器也带来一定的不便。
7、溴隐亭
这是一种多巴胺激动剂,能促进催乳激素抑制因子的分泌,抑止垂体合成和释放PRL,提升促性腺激素的释放,引起排卵。主要用于高催乳激素血症的无排卵患者。初期2.5mg口服,通常持续给药3~4周后,催乳激素降到正常,经期恢复后不断适当剂量。
促排患者应在医生指导支持下,适当的服用促排卵药物,这重要的一点是用不同的机制形成不同的效果,从而使卵巢做到排卵的目的。促排药物使用有误区,当心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,并且使用泛滥易得卵巢功能早衰。不少患者因排卵异常而着急,过度使用促排药物,却不知使用药物不善会对卵巢造成不可挽回的影响,减少怀孕几率。